快捷导航

聊聊央企“光伏家”,探索“光伏+”2024/3/21

[复制链接]
查看: 8|回复: 0
发表于 2024-3-21 18: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光伏资讯 | PV-info


  作为我国新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尤为广阔

  据统计

  我国的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5年居全球首位021-51808666!盵b]晶科的其他知识和内容也可以到网站具体了解一下,我们是领域内专业的企业平台,欢迎您的关注和了解!

  覆盖了遍地黄沙

  填补了弃置水面

  荒凉戈壁滩开出“向日葵”

  采煤深陷区蝶变“聚宝盆”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茫茫库布齐沙漠中一幅蔚为壮观的“骏马图”跃然于黄沙之上。这可不是沙画,而是由国家电投建设的“骏马”光伏电站,由19.6万块光伏板组成。这匹“骏马”不仅能发电,还能进行沙漠治理和生态修复。

  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交汇处,整齐排列的华能金昌光伏公司光伏板宛如一片蓝色的海洋。通过“板上发电、板下固沙”的方式,华能金昌光伏公司有效治理荒漠戈壁面积约788万平方米。

  中国节能吴忠太阳山80Mwp光伏发电项目在日照充足的荒漠地区架设地面光伏组件,加装光感追踪模块,组件正面实时追光移动,最大限度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中国铁建中铁十八局承建的红沙岗2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是甘肃省武威市“十四五”第一批光伏发电项目。场址范围总面积6531.869亩,项目额定装机容量200兆瓦,共有光伏组件445952块。

  在山东德州丁庄镇的水面上,一片片光伏板在浮体的衬托下排列整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世界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华能德州丁庄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总装机320兆瓦。该电站不仅具有不占用土地资源、减少水量蒸发、漂浮体遮挡阳光抑制藻类生长等优势,还可以对光伏组件及电缆实施“降温”,有效提高发电效率。

  三峡集团安徽淮南水面光伏电站是国内当期最大采煤沉陷区水面光伏项目。曾经,这里是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如今,这里成为了兼具水上漂浮式光伏与水产养殖的绿色能源基地。

  国内首个高盐、高矿化度矿井水水域漂浮电站——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宁东电厂漂浮分布式光伏电站占湖面300亩,总装机容量17.94兆瓦,年平均发电2506万千瓦时。

  国投江苏新能源颍上“水上漂浮式”光伏项目同样将昔日的采煤沉陷区建设成水上光伏电站。目前,颍上润能已建成水面光伏电站并网装机容量130兆瓦。

  03 光伏+建筑

  不仅仅是“爬上”屋顶与幕墙

  目前实现绿色光伏建筑的技术路线

  主要分为两类

  传统的BAPV

  指在现有建筑上安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与新兴的BIPV

  指将太阳能发电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

  也即建筑光伏一体化

  如今,安全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价格上同样占据优势的BIPV正扑面而来

  在沪武高速旁,矗立着一座国内大跨度弧形BIPV——华能龙腾光伏电站,面积达17.6万平方米、相当于25个足球场,在空中俯瞰如一面巨大的弧面镜。该电站创新性地利用封闭后近30万平方米钢网架大棚装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国内首个大跨度弧形网架结构屋面BIPV光伏支架系统,施工技术复杂、安全风险系数高,在行业内没有可借鉴的案例。

  近期,中国三峡集团所属长江电力首个光伏智慧停车场正式投入使用,预计每年可发出40万千瓦时绿色电能,在实现便捷停车、智能充电的同时,还实现了供电发电的自给自足。

  由东方电气承建的福耀玻璃(湖北)11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是利用车间的屋顶建设11MW分布式光伏屋顶光伏发电站。项目25年寿命期内预计可发电超过23000万度。

  雄安站站房屋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是亚洲最大火车站屋顶光伏电站,由中国电建设计,中国电气装备参建。铺设在屋顶的光伏板不仅美观,还可为高铁站提供20%的绿色电力。

  中国绿发投资建造的山东省最大的商业综合体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商业综合体屋顶可利用面积1.1万平方米,充分利用钢架屋面及彩钢瓦屋面的有效空间,安装太阳能电池板2574块、光伏面板面积6000平方米,所产生的清洁能源正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商业综合体。

  长沙中建大厦顶楼及屋顶采用的“中建”牌光伏发电幕墙由中国建筑旗下中建五局自主研发,具有国家发明专利。其采用非晶硅薄膜电池,在幕墙中空镀膜玻璃内呈百叶式方阵排列。

  在广东深圳,中国建筑旗下中建科技研发的全球首个“光储直柔”建筑——中建绿色产业园办公楼,可将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并实现柔性使用,运行一年来,节电超10万度、节约标准煤约33.34吨、减少碳排放超47%,实现了建筑由能源的消费者向生产者与存储和调蓄者的转变,使建筑变成了一座“绿色发电厂”。

  04 光伏+新能源

  绿色能源不再怕“老天变脸”

  单一的光伏发电主要“靠天吃饭”

  没有光照时就不能光伏发电

  因此电能输出不够稳定

  如今,光伏+新能源的解决方案

  让光伏发电不再怕“老天变脸”

  甚至让太阳“被迫加班”

  与光伏发电项目相比,中国电建青海共和光热示范电站有一项神奇的“能力”,可通过吸收太阳光转化为热能,再通过发电机组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即使在太阳下山后依旧能够发电,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电。该电站配置的6小时储热系统,使电站夜间或阴雨天也可源源不断输出清洁电力。

  与青海共和光热示范电站相似的中国绿发青海海西州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国家示范工程光热电站总装机容量70万千瓦,其中20万千瓦光伏项目、40万千瓦风电项目、5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及5万千瓦储能项目。

  2022年4月11日,国家电投海阳核电“核能+光伏”工程正式投运。工程装机容量为1009 千瓦,年发电量约126万千瓦时,采用“就地逆变,集中并网”方式,利用厂区空余场地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2022年5月30日,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浙江温岭100兆瓦潮光互补型智能光伏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成为国内首座潮光互补型智能光伏电站。

  光伏制氢,能够消除光伏发电昼夜变化大、发电量不稳定对电网调节造成的负担,将不稳定能源转化为氢能储存,实现发电曲线平抑。中国石化新星公司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通过电解水方式制氢,建成投产后年产绿氢将达到2万吨,是全球在建最大的绿电制氢项目。

  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承建的河北张家口张北云计算基地绿色数据中心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风电装机容量120兆瓦、光伏装机容量80兆瓦,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4.2亿千瓦时。其利用太阳能电池方阵、风力发电机实现风光互补,拥有更高的系统供电稳定性。

  从屋顶到公路

  从农田到戈壁滩

  从“小而美”到“蔚为壮观”

  如今,光伏正以“上山下海”的节奏

  开拓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

  关于“光伏+”,你还有哪些设想?

  在评论区和小新聊聊吧!

  责任编辑 | 李虹萦

  执行主编 | 刘海草 张灏然

  来源:国资小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苍茫之海

  • 反馈建议:麻烦到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苍茫之海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3009016号-2 )